健康管理banner

    借助自助式、便携式的物联网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使居民在家或其它任何地方都可以智能采集个人生理数据、查询个人健康资料、与医疗专家互动获得专业化的健康服务,形成对患者及特需人群的疾病预警、健康评估及健康指导体系。

    健康管理系统

    慢病防控管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推动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加强学生近视、肥胖等常见病防治。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建设方案

    • 一、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慢病管理全科医生、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健康检测数据管理服务。
    • 二、为二三级医院的慢病预防、医疗、管理专家提供中心专家对社区医生技术支持互动、绩效管理、质控管理、慢病大数据分析等功能。
    • 三、为慢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卫计委慢病管理部门提供慢病管理的绩效管理、质控管理、慢病大数据分析等支持。
    • 四、为社区居民、慢病患者提供慢病管理信息查询、慢病评估、管理提醒、服务提醒、咨询互动、健康宣教等功能。
    慢病防控管理

    显著特点

    ·以健康管理为主的慢病防治策略
    ·高血压与糖尿病健康服务
    ·慢阻肺健康服务
    ·心脏疾病健康服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立体化防治
    ·脑卒中管理

    居民健康服务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建设方案

    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基于“32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以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秩序,使用物联网设备、移动互联网终端,实现健康体征的监测,为居家养老和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及干预方案。

    居民健康服务

    显著特点

    ·健康评估服务
    ·慢病健康档案
    ·健康咨询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
    ·用药及病情管理
    ·入户服务
    ·健康宣教
    ·饮食管理
    ·运动管理
    ·提醒服务
    ·健康信息查询及完善服务

    案例精选

    苏州市 “保姆式” 社区健康服务

    医疗保姆:是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卫技人员、社区工作者各1名,组成1个保姆式医疗服务团队,每个团队负责600户常住家庭,特殊情况不超过800户。

    巡诊+云平台:为苏州市吴中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家庭医生巡诊包,每周固定一天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巡诊,让那些行动不便、有特殊需求的人群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专家的义诊。在巡诊中,遇到有居民因疾病需要转诊到大医院治疗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会为其进行预约转诊,开通绿色通道。另打造一个信息化的云平台。医生在完成检测工作的同时,采集到的数据将自动同步到云平台中,这些全民真实的健康数据存储起来,将建立一个强大而完备的健康档案。

    案例精选1
    案例精选2
    案例精选3